因为该餐厅处于试运行阶段,店家为了吸引新用户进来尝鲜,用户只需要1分钱就可以吃到一份套餐了(一肉一菜一汤一饭一份凉菜再加半个咸鸭蛋)。
整体流程
用户微信扫码关注餐厅公众号--->公众号内点餐-->获得支付二维码-->去购买套餐对应的机器前排队-->将支付二维码对准扫描器-->机器人出餐
流程其实和购买电影票取票的过程完全一致。
点餐候餐用餐的一些体验
1)点餐: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点餐下单支付后就可以获取二维码了,不需要注册,这一过程体验还是很顺畅的,没有什么操作障碍,但是可以选择的菜式比较少,只有6款套餐。
2)候餐:点完餐之后就要到自己点的对应套餐所在的机器去排队了。一台机器只能出一款套餐,因为我点的是“冬菇滑鸡”,所以就要去对应套餐的机器候着了。不得不说,机器出菜的速度真的很慢,从上一次出餐到下一次出餐时间隔有两三分钟。
等到菜热又菜凉了。
3)用餐:味道比较一般,味精味比较多,吃了一点就没有再吃了。不过想想1分钱就给了一份套餐,我也就不要求啥自行车了。
总结
•这家机器人餐厅比起纯人力的餐厅来说,其实配菜的速度是很慢的,在炒好菜的情况下,纯人工的十秒钟就给你配好菜了,而这家餐厅的机器人却要磨蹭个两三分钟。
•另外,和店里的服务员沟通后发现其实餐厅并不是纯机器自动化操作的。前面每个套餐的分类都是人工先分好,机器再把它们进行组合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分拣。「机器人餐厅」的噱头性多于实用性?
•在这家餐厅中可以进行规范自动化的应该就是机器人配饮料的。但是吃饭时听旁边的妹子有吐槽说出饮料很慢很慢。
•就这家餐厅来看,使用目前的机器人来进行配菜比人工基本是没有什么优势的,可能也就节约了前台的配菜人员的人工费用。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业界才能把这一项技术成熟规模化地应用到实际的餐饮场景中了。
不过,机器人取代大部分人力劳动来进行生产,这一天终究会到来的。
历史不断重演,而科技永远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