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爱好者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人工意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工灵魂其实很简单,因人人多有个大脑,人人多可以研究产生行为及认知背后的机制

[复制链接]

18

主题

332

帖子

8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3
51#
 楼主| 发表于 2025-7-1 11:29:34 | 只看该作者
-
记忆的记与弃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研究,我们可以一探记忆的记与弃,
时间间隔         记忆量
刚记完          100%               
20分钟后        58.2%
1小时后         44.2%
8~9小时后       35.8%
1天后           33.7%
2天后           27.8%
6天后           25.4%
=
复习,会记的牢
时间间隔:30秒 1分钟 5分钟 30分钟 1小时 8小时 1天 2天 6天 31天
=
上面记忆是记课本的知识,因枯燥无聊乏味,所以很难记,也很快忘记。
=
从侧面来看,只要在规定时间里刺激,记忆会从瞬间记忆进入到短期记忆,如果还经常刺激的记忆,短期记忆进入到长期记忆。
=
哪些对自己重要的,震撼的,就直接进入长期记忆,瞬间记的很牢。
如各种不同维度里的,特别的好坏:
如:时间空间数量大小冷热香臭甜苦乱洁强弱坚定迷茫熟练笨拙聚散进退明暗差优难易新旧美丑智笨善恶真假丰富单调神奇普通亲和孤僻爽快压抑温暖愤怒同情爱恨情仇利己利国和对比)
=
遗忘总是先遗忘枯燥,没用,长久没刺激的。长久没触景生情的。
记得牢,总是记对自己重要的,自己所做的决策,哪些对自己有感触的事和物。经常触景生情的。
=
有时潜意识记住了,自己却想不起来。
比如某个字怎么写忘记,但一查,就是这个字。有比如看过的动漫,看后回忆起的少的可怜,但从新看,就是这个样子。有比如小时候的同学长相,忘记了,但在见面时,就是他。
因人只要不睡觉,脑子就一直在记东西,只有某东西一直在刺激,在规定时间达到一定次数,瞬间记忆就会进入短期记忆。当长期记忆中的记忆,在规定时间里再次刺激,再次触景生情,那延长记性。。当然惊艳的除外,特别有感触的除外。
=
=
物体形状,和边缘的判断
双目视觉能计算出物体的景深,同一物体,结构连贯的为同一物体。
没有像素,判断为边缘。即无物体,比如:能看到后面的物体,说明前面是空的。
图片边缘的像素是空的。或者说图片边缘的像素是后面物体的像素。这样就能区分出边缘。
识别物体的结构不是很难。因双目视觉解决了景深,解决了深度。加视网膜本身就是平面。
不管从上往看下,还是站着向前看,多是平面加景深。
在平面图中识别出景深,那平面图中的左还是左,平面图中的上还是上。平面图里的物体的摆放在图片的左侧还是在左侧,平面图中物体摆放在图的上放,还是在图的上方。只是多了景深的信息。
左右上下前后多识别出来,X轴Y轴Z轴多识别出来了,物体三维信息多识别出来了。那物体的结构,边缘还不好判断吗
=
=
负面感受,疑心,恐惧,失败,被拒绝,被说教,被恐吓,被踢出群了,被禁言了。本能会想为什么,准备怎么应付。
就跟饿了一样,系统会说身体很难受,系统说快吃,不吃会饿死,饿的声音一直响不停,系统的意见会一直响不停。
=
=
对比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吃杨梅有感,前几次买的杨梅,多是很成熟的,甜度也就那样,感觉味道也就那样,心中的感受波澜不惊。
今天集市上看到有的杨梅不是很成熟,想体念一下酸杨梅的味道,回忆一下酸的感觉。在连续吃了多颗酸杨梅,突然吃到一颗成熟的杨梅。突然吃到一颗甜杨梅。感觉这颗味道好,如果多是这样的杨梅该多好啊。这种感觉就像看到美女一样爽。或者像偶然听到别人的真知灼见那样爽啊。
但为什么以前买了很多次好的杨梅,没有这样的感觉。
其中原因,就是对比。有对比,系统会马上触发意见+感受。
如果一直在固定不变的环境,系统给不了意见。但一有对比,系统就会犒赏+意见。
所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32

帖子

8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3
52#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7:16 | 只看该作者
=
=
迎合各年龄人的本能,打鸡血是笔大生意。
如:省时省力,方便高效,智能,全知的智囊。陪伴,新闻(俩个字新鲜),游戏(系统叫你玩),水果(感官刺激),抓住小孩玩的心,抓住女人爱美的心,抓住男人娱乐的心。当别人感觉好,会像给自己打了鸡血那样,爽的神清气爽,好到成为梦想,好到人之所以活着的念想,好到之所以付出一切,就是只为能打上一针鸡血(为了系统犒赏,为了系统说爽,为了系统说好,系统说这样做好)。
=
有如各种维度的好如时间空间数量大小冷热香臭甜苦乱洁强弱坚定迷茫熟练笨拙聚散进退明暗差优难易新旧美丑智笨善恶丰富单调神奇普通亲和孤僻爽快压抑温暖愤怒同情爱恨情仇利己利国和对比)
=
=
犒赏系统之夏天眼睛盯着太阳看
在夏天当眼睛盯着太阳看时,会很难受,坚持不了几秒,像受到伤害一样。有人也会说因为难受所以不看,道理没毛病啊。这其实是系统的犒赏系统在说话。因人刚生下来经验白纸一张,全靠本能在指导,全靠系统在指导。
有时不理智辨证思考。不理智思考,系统说的好坏因果,我们一般认为自己的因果反应没毛病。
那我们换一个事件,比如吃蜂蜜。大口喝一口蜂蜜,感觉很甜,实在是太甜了,人多受不了,不能在吃了。
但是你用水和蜂蜜,1比1,的比例混合,喝着吃。感觉会很好吃,甜度刚好。一下吃4斤蜜水多没问题。
到这里你们发现了没有,纯蜂蜜吃一口,吃不下去。但能一下子喝4斤蜜水。一个是一口蜜都吃不下去,换种吃法能吃下1斤蜂蜜。
看来自己的感觉好坏,很矛盾。看来系统的犒赏也很矛盾。
-
-
新认知之人性物性的因果判断
用程序逻辑语言方式总结就是,一直记录人的动作言语,一直记录物的变化。如果是真的,新的,记录人性物性的因果属性,就完成了对人性物性的认知。
新的就是在记忆库首次出现。遇事搜索记忆库中的数据(认知),搜索认知,没有找到记忆,那就是新的。
真的就是,眼见为实,直观看到人性物性身上发生的动作,时间上俩者的动作互相反馈(时间上的因果关系撮合),人性物性的动作,就是人性物性的因果属性。
程序步骤:一直记录被观察的人和物的动作,假如物和人的动作是新的,真的,那物或人的动作,就是人性物性的因果属性。
拥有人性物性的因果判断,可以研究物体的属性,可以科学研究。可以了解人的特点。
比如:我在玩帝国时代2时。在玩场景游戏时,游戏没开始多久就被灭了。当看别人是怎么玩时,发现木墙外的电脑兵不攻击木墙,玩家可以放心地在里面发展。然后就总结出木墙可以挡电脑兵。这过程顿悟是一下子就顿悟。
根据玩帝国时代2以前的经验,不管是木墙,还是石头城墙,还是建筑,还是士兵,电脑兵是看见什么攻击什么的。但这次玩场景地图,却不一样,一下子就发现电脑兵的不同。
因果判断有时也不是全对,要靠多次实践才完美。
就像今天下午赶鸭子回家时,有一只鸭子,不合群,别的鸭多往回家的路上走,那只鸭子就是不合群,想逃跑。当时就心想,那是别家的鸭子。也就没继续赶了。结果等20分钟后,这只鸭子,自己一个回到鸭棚了。
这只鸭不合群,一直逃跑,它的动作是逃,我的动作是赶,根据时间上的因果凑合,事件的因果撮合,那鸭在逃,说明鸭的思想,我不是你家的。说明不是自家的,自家的会回家,那判断鸭子不是自家的。结果20分钟后鸭自己一个回到鸭棚,说明因果判断也不是全对。
总结因果判断不一定对,但如果没有因果凑合,就没有认知了。虽然因果判断不一定100%对,但是以后多次实践会出真知。
=
=
何为正道
自私自利不是路,永远大不了,永远一盘散沙。
相互尊重,和平相处,合作共赢。才是正道。利己,要看后果连锁反应,要看法律,要看易难,要看道德,要看智慧体们的评价。
=
=
人类有同一套感受,同一种食物对应特定的感受
如:嗅觉感官,一组嗅觉接受器接触同一气味,会产生特定的感受
嗅觉接收器只有1000种受体,不同组合有不同的感受,相同气味分子浓度不同,感受不同。比如把香水抹到鼻腔,和离鼻子10厘米闻感觉会不一样
就像同个手指,同样的水,由于温度的不同,有冷,凉,温暖,热,4种感觉。
同样事情,同样反应
如:
认知(盼头,绝望,得与失),
情感(亲和,咒骂,分享,自私),
累{力累,脑累,心累},
感官{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同件事情,人有同样的感觉。认知上的共鸣可能有点不一样。如果是知音,同样的认识,同样的认知,那遇同样的事会一样的感受,一样的反应。
-
-
新认知之因果识别,能适用所有智慧体,所有物体属性
对方的动作,对方的话语,就是对方的特点,就是对方的特征,就是对方的因果反应,就是对方的因果属性。
物体出现的动作,物体出现反应,就是物体的反应,就是物体的特点,就是物体的属性,就是物体的因果属性。
时间上的因果联想撮合,动作上的因果联想撮合,事件上的因果联想撮合,就能完成新认知。
虽然判断有时是误判,但没因果撮合,就完成不了第一步的认知。
虽然会误判,但多次遇事认证,会完善认知。
-
-
遇到正道的事物和经验,记住,就像符合本能预设逻辑就是好。如,甜鲜美
正道就是好,就是强,就是大,就是双方多受益,就是利己利国。就是模拟下去结果是好的。
正道的经验越多,以后遇事正道反应更坚定,因正道的理由,经验更多。可以搜索很多正道经验。经验越多,做事越坚定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陕ICP备15012670号-1    

GMT+8, 2025-8-3 07:51 , Processed in 0.0564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