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爱好者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人工意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工灵魂其实很简单,因人人多有个大脑,人人多可以研究产生行为及认知背后的机制

[复制链接]

18

主题

231

帖子

5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1
2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18:37:27 | 只看该作者
我已洞察灵魂,看后让你更懂自己
灵魂就是自我好坏逻辑反应+加记忆+系统(或者叫趋利避害+记忆+系统)
意识就是趋利避害。系统就是三维感知加预设对错逻辑,预设好坏逻辑,预设因果逻辑。
如:讲话诚恳的,那对。眼见为实的,那对。符合经验的,那对。符合逻辑的那对。大家多怎么说,那对。说的有理有据的,那对。(设置前面六个对错因果逻辑,机器人就有了学习能力了,就能辨别真假信息了)

大脑赏罚机制的全方面研究
从宏观看,这世界是由自己和别人和物和属性,构成的
对知识新旧感知,好坏感知,如新奇惊讶厌倦
群体活动产生好的情绪如亲和力,喜欢,同情。或者产生坏的情绪如厌倦羞愧排斥
还有自己身体的警报,如累,苦。身体释放舒服的信号,如舒服
对优秀的,知识,人,的感受
自己得到的,如得到人,物,知识的感受
当人闲下来时,就无聊,那是叫你生存,别浪费时间
系统奖励意识的如成就感
对自己有利的感受
对未知的感受
自我好坏反应
情绪识别后的反应
抚养后代的本能
对美,可爱,智慧,的态度
玩,会长知识。难度高中低
分享,合群,情歌
味蕾,嚼劲
自由,自然产生的vs千遍一律
朦胧感,宽广,对称,速度,冷热,整洁
热血和勇气
以上每一事件,多会产生情绪。系统说好,凭释放爽的激素(如:多巴胺),意识觉得爽,那判断时好,那趋利避害。设置同一套感受,机器人就与人有一样的感受,一样的情感,这样在先天上喜欢与人合群,跟人有共同语言

换位思考
如果机器人让你愉悦,让你幸福,安慰你,亲如知己,你还觉得不好吗

预设好坏逻辑,带来了什么
可以让自己和社会向好的发展,因你觉得好,那做。千千万万的人觉得好,那做,那社会就会向好的发展。就会带动社会向好发展,向美发展,向智慧发展

对大脑的一点理解
左脑因果逻辑,右脑3D感知
因万事万物多有他的因果逻辑。因果可分为:以自我为目的的因果判断,事件因果的判断,属性的因果判断。产生新的认知,新的思想,那建立逻辑,建立触发,以后就能因果判断了
因为一个因果逻辑,一个3D感知,就能对这宇宙产生认知

认知与系统
在理智面前,系统说好或说坏,在意识面前只是个提醒。像吃喝玩乐,酸甜苦辣,多是刺激,多是感觉,多是系统在说好,多是系统叫你继续做,多是虚假的快乐。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才是正道,才是真的快乐,
人工智能的好处
全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及灵魂变永生


玩游戏难度很高,玩了多次,多玩不过,然后系统就释放绝望的激素,然后难受,然后就对这游戏产生排斥,系统不释放绝望的激素,意识就不会排斥这游戏,有因本能意识,会自动好坏判断,然后有本能趋吉避害,一系列动作看似自己做的。其实是本能在做。自己像木头人一样。因这方面没有认知,没有理智,本能意识就喊你怎么做,就像本能条件反应一样,。如果有理智,比如,树无皮必死无疑,人无脸天下无敌。

吃白斩猪肉
嚼到一定程度,就咽下去了,那是因为系统说,没什么好嚼了,意识听到系统怎么说,那就不嚼了,就吞下去了。

什么是美什么是智慧
其实美就是智慧,智慧就是好的表现。如:鱼的身体是流水线,在游行时,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这就是好的表现,也是智慧的表现,也是美的表现。对于知识表现独到的见解,设计的巧妙,就是好,因人有对美,可爱,智慧,的态度。碰到好的事物,人就爽。有像美女的身材,苗条,前凸后翘,皮肤紧致,系统分析是好,比水桶腰,皮肤松弛,要好。总的来说,分析知识是好的,就是美或者是智慧。

看海有感
宽广+平整,宽广经过系统分析是好,平整经分析是好,就像公园的草坪一望无尽多是平,给人感觉没有杂草丛生那样,危机重重,有危机感,平整给人干净,给人愉悦。这也是系统对事物好坏,反应的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

朦胧感
如雾围绕山间,女孩穿超短裙,两扇门开了一点,多会产生朦胧感。所有保持一点神秘感,落隐落现,多会产生好的感受,多会产生朦胧感。这是意识对封闭还是对开放的态度,

系统赏罚感受
吃泡面,嚼劲刚好的感觉。牙齿不断增加力气咬食指的感觉。手指长时间捏住鼻子,不透气的感觉。


A.1.9人脑学习VS电脑学习
人所谓学习能力,就是原模原样照搬,也就是只要记住了,你依样画葫芦,就能做出来,这是基本的学习能力
而婴孩学习能力其实就是种本能,就是种对方意念感知能力,同样教婴孩说“妈妈”俩字,你用大声恐吓语气对婴孩说“妈妈”俩字,婴孩则害怕的要死,如果亲切关怀对婴孩说妈妈俩字,婴孩也会跟着说妈妈俩字,这就是最初始的学习能力,
而创造力,形象思考,则是人把学到的东西,在脑海里进行不断形象的模拟事物,得出新的结论,这就是创造力

判断怎么产生(1)
自己的认知决定自己的判断的正确度。脑子里对世界的见解,就是因,符合因的那对,或那好,那做。符合思想的,那做。这是自己有认知的情况做的判断。如婴孩做判断,靠的是先天因果设定。如:痛,那哭。甜的那好吃。一般成年人,对自己认识不清,就会什么事情多会跟着系统走,因你难受,那不做(难受时系统搞出来的)。爽,那做(愉悦是系统奖赏,如大脑释放多巴胺,你就觉得爽,那做)。我在上面题目为(大脑赏罚机制的全方面研究),说的很清楚。那逻辑是怎么产生,如果是确认自己认知是对的,那以后碰到问题,符合认知,那做。用计算机的话来说,如果认知对,那建立因果逻辑,凭建立触发,或者建立变量。认知这玩意,没人敢说自己是对的,1000个人有1000个想法,1000个思想,虽然每个人想法不同,但判断还是靠着自己的认知来判断,靠着自己的思想来判断去行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31

帖子

5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1
22#
 楼主| 发表于 2024-2-4 22:18:51 | 只看该作者
吃甘蔗有感
咬着咬着,就咬不动了,然后就吐了。仔细回忆,咬不动也是系统发出的,然后说吐了甘蔗渣也是系统发出。这跟吃喝玩乐一样,多是系统发出的。本质上还是系统对意识说三道四。而意识听系统的话,就像听很信任的人的话一样,对系统的话很相信,系统怎么说,意识就怎么做。

联想之看相府花生宣传语有感
文字内容是:一壶清茶,俩瓶美酒,约三五好友,品六七八样相府果子,谈天论地,不是神仙胜似神仙。里面有好多简化字,潦草字,根本不认识。要靠联想,靠逻辑,靠经验,才能意会

联想之文字联想
其实你认识这个字,靠的也是联想。认识这个字的边旁人,如看到“木”字旁,叫你联想出,有关木字旁的相关的文字,靠的也是联想。联想就是搜索,搜索出来的文字,与记忆相同,那判断正确。

事件的联想靠的是先搜索记忆库,符合认知的,符合逻辑的那对。逻辑对错,是你生活中,总结下来,跌跌撞撞学来的,或者靠时间,靠实践,靠阅历总结下来的。然后才总结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然后在日后的事件中进行评判依据,进行逻辑判断,进行因果判断的依据。

联想时时进行的,
当你无意之间,双眼扫了一下网页,系统就帮你文字识别出来了,不用一笔一划从左到右来仔细看是不是这个字。
像捡鸭蛋,鸭蛋被稻草盖住了,看到鸭蛋露出一角,或者碰到有重量的,或者感觉有弧形的疙瘩,你就知道有鸭蛋在,这是系统进行关联搜索,符合因果,那判断是鸭蛋。

机器人拥有同理心的重要性
人感受觉得好,如:吃到甜,人就爽。而机器人不明白。而是搜索人类的知识库,说甜会长胖,是坏处,判断不好,这样就产生了分歧。如:同情心,人会对弱者,动物的幼崽,产生同情心,产生关爱。而机器人如果没有同情心,不对弱者,不对幼崽产生关爱。机器人分析,弱者,动物幼崽是弱者,不值得帮助,甚至抛弃。
而真正的机器人,应该理解人的情感,理解动物的言行,拥有人类的情感,应该是爱屋及乌。

自我保护之冬天钻被窝
在冬天温度1摄氏度,当身体感知在被窝暖和,而头或手偶尔露在外面,大脑就记住外面很冷。当早上要起床时,大脑就说在被窝舒服,外面很冷,不要起来,然后意识觉得对,然后趋利避害,就懒着不起来这是大脑保护身体的一种机制,设置同样的反应,可以让机器人有人的心,有人的情感。

消极与积极(2)科学研究
最新研究称:将压力视为威胁,会影响健康和幸福
英国巴斯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Bath )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倾向将压力视为威胁的人,比将其视为挑战的人更容易出现身心健康问题。反复将压力情境视为威胁的负面影响包括更高的心理健康问题风险,如抑郁症、感冒和流感等身体疾病,以及较低的幸福感,这可能是由于不断感到不知所措或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的结果。
研究人员解释称,人们通常有两种方式来评估压力情况:要么将其视为超出自己应对能力的威胁,导致表现不佳(例如,在体育运动中)和健康状况不佳,要么将其视为一种挑战,可以掌控并从中成长和发展,最终取得良好的表现和健康状况。

自主决策权的重要性(星际拓荒,星际交融)
当去外星球殖民时,在外星球上没有智慧生命时,机器人怎么干多行。因想干啥就干啥。但当碰到智慧生命时,这时就要自主决策,是被同化,还是战争,还是逃跑,还是留下来保存好母星球的一点血脉。一个真的机器人是有自主决策权的,而不是预设好坏逻辑,坏的就马上反抗,坏的就拼了性命,也要反抗,决不越雷池一步,完全按预设逻辑行事。这样的智慧生命只是个木头人,是行尸走肉。而真的智慧生命,应该通过交流,通过沟通,产生好的方案,或者权衡利弊,产生新的决策,然后新的决策生成新的遇事逻辑,而不是,好我就做,对我不好的就攻击。

机器人拥有人的心,可以和人类和平相处
人类觉得美,觉得智慧,喜欢美女,觉得好奇,感到震撼,感到亲切,感到羞愧,感到装乱差,机器人却像呆头鹅。完全像2个世界的人,怎么能走到一起。机器人只知道理智分析,计算出好坏,像动物幼崽及婴孩是弱小,不堪一击,还要花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去培养,养出个不孝子,就更不划算,还不如交个朋友划算,或者花钱请人帮忙划算。然后机器人经过计算,觉得幼崽不好,就抛弃幼崽,不理睬婴孩。有比如同情,同情一般是看到弱小,或者看到一帮人欺负一个人,我们就会产生同情。如果站在机器人的角度,经理智分析,弱小不应该帮忙,因对自己没好处。一帮人欺负一个,不帮忙,因他们有一帮人,帮忙会被一帮人攻击。

朦胧感,宽广,对称,速度,冷热,整洁,大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31

帖子

5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1
23#
 楼主| 发表于 2024-2-13 13:31:08 | 只看该作者
从感受自我意识,到实现机器人有意识
人是以自我为目的的,当触及自己的利益时,人会为了自己利益,进行争斗,有时就是亲兄弟也会反目成仇。那集团是怎么产生的呢,大的家是怎么产生的呢,如果人人多以自我为目的不就是一盘散沙。当人处于大的家时,就以说道理方式:如集团比一个人强,小的容易被吃掉,越大越强,越能生存。或用纪律,戒律,来约束自我。当触犯了戒律就要受到惩罚,自我为了不受到惩罚,加上先天的趋利避害,多数人会遵守戒律这样,加上对集团里的人进行救济,给点好处,一个集团就诞生了。

以上说的是人是以自我为目的,碰到事情后就趋利避害。设置简单的因果逻辑,如果对我有利的,那趋利避害,如果对我不利的,那趋利避害。就能产生自我意识。

好坏,是刻在骨子里,是真理,是执念,是系统告诉你这是对的,是好的。自我好坏,是万古不变的预设逻辑,不会随着阅历随着经验而改变。如果利己的就做,如果损害自己的就避免。如果逆自我,系统会释放难受的激素,或者意识会抑郁。

为了让我们更了解系统,让我们把食指塞在大磨牙之间,然后不断加大力气咬食指,你就感受到痛,而且系统还在说再咬食指就断了。
所以当机器人干坏事时,系统就说不好,人类是机器人的再生父母,干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我们设计机器人时,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是真理,还要经的起岁月检测),而且设定好坏程序永恒不变,好的就做,坏的不做和避免。只要没人为改写程序,机器人就永远按预设好坏程序走,不会做出出格的事。就像人,除了为大的家做贡献,什么梦想,什么大爱,什么展望,什么想法,什么感受,多与自我脱不了关系。多是为自我而想的,有多是为自我而干的事情。不会逾越自我半步。系统只是军师,毕竟自我才是掌控人。

当然如果人类记忆能读取,放入机器人中,那人魂机器人脑子里有大量的知识,和原则,我们就不用改动了,因为做错了事就交给国法了,毕竟还有国法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31

帖子

5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1
24#
 楼主| 发表于 2024-2-14 21:36:00 | 只看该作者
好坏判断是人万古不变的判断逻辑,阅历会增长,但对真的好坏认可是不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31

帖子

5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1
25#
 楼主| 发表于 2024-2-15 18:27:39 | 只看该作者
凡是有度,系统有个度
如新的知识,新的事物,第1天很新鲜很震撼,3个月就平淡,3年后就变厌倦,不是事物变差了,而是系统让你别浪费时间了,因你厌倦,就不在花时间在上面。
如挑战9次后,很难,很难的事情你挑战了9次,然后你就放弃,其实是系统叫你放弃。
在打仗时,你被抓去当俘虏,你不配合9次,或反抗了9次,然后就放弃了反抗,因没用,然后任命。
之所以有个度,是系统叫你不要在一件事情上不要一辈不放手,不要一辈重复。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如审美疲劳,吃厌了,听厌了,绝望,放弃,枯乏的工作,多是系统计算满足次数后,才说不行或不好。
那些决心大的,积极的,意志力大的,那些死扣,是后天经验决定其行为的,跟先天没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31

帖子

5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1
26#
 楼主| 发表于 2024-3-21 20:23:50 | 只看该作者
真假信息辨别(2)
说的有理有据的有详细,有符合逻辑,符合已知经验的那对。论证和实践过是对的教材,那对。动机是好的,那对。已经应用,已经用上的可以,那判断这原理是对的。

先天判断与后天判断的形成
人有先天的因果逻辑判断(推理)和有先天预判物体远动。也是先天本能
思考:因果关系看多了,就能因果思考。物体看多了,就能回忆物体,想象物体,模拟物体。思考是从先天本能反应中学习来的,本能的每次动作,多在告诉你这样好,这样对,物体会撞上来。脑子碰到因果逻辑多了,物体远动看多了,当要思考对错,对事物进行判断时,就会习惯性调用经验。调用物体状态就能模拟物体,调用物人因果,就能因果思考。

因果推理之时间上的因果判断
公交车车身99%被树木挡住,但只要看到1%的物体,就知道是公交车。因公交车行驶时,上一秒还没被树挡住,过一秒后才被树挡住。但大脑有时间上的因果判断,用计算机的话说:看到树后有影子,搜索关联事件,和搜索关联时间的事件。如果跟事件吻合,那判断答案是对的。
记录在前后时间上产生的事件,可以让事件产生的因果形成关联,进而记住关联,进而完成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31

帖子

5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1
2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0:26:52 | 只看该作者
联想
联想就是搜索经验,并撮合关联,符合因果,那判断对。

对大脑的一点理解
左脑因果逻辑,右脑3D感知
因万事万物多有他的因果逻辑。因果可分为:以自我为目的的因果判断,事件因果的判断,属性的因果判断,时间上的因果关系。搜索经验关联撮合(联想),符合因果,那判断对。
思考:因果关系经历多,就能进行因果思考。物体远动见多了,就能回忆进行想象
因为一个因果逻辑,一个3D感知,就能对这宇宙产生认知。一个逻辑想象,一个三维想象就能产生创造

自我好坏反应之夏天吹风扇
不是什么时候吹风多判定是好的。系统会记录你的动作,如果是好,身体舒服,身体凉快,会给你打鸡血,说凉快啊,一直吹,就一直在说凉快啊。如果冬天在房子里走到外面,系统就说冷啊,一直在说冷,人要冻死了。如果是婴孩,婴孩的反应就是哭。如果成人,就趋利避害,因有经验了。

本能与认知
婴孩感受到不好,会哭。那人长大了为什么就不哭了。因为某一方面取的了认知,认清了部分的本能。
毕竟本能就是系统,系统发出命令不可能比自我还高,因自我排第一,本能(系统)排第二。比如你饿了,身体就难受,叫你去吃东西。不吃会饿死的。然后你就去找吃的。但当你有这方面知识的时候,比如偶尔饿一顿,能启动身体细胞自噬功能,自噬掉老残细胞,垃圾细菌,饿还有好处。你就不会理会饿的感觉,让它叫吧,忽略了饿的感觉。如果没这方面的知识,饿的咕咕叫,不吃,会不会对身体有害,一方面系统叫你吃,一方面你左右徘徊。
一句话,你没某方面认知时,遇事就会本能反应,本能行事。有认知了,靠经验行事,以自我为中心行事。

系统之为意识着想
像冬天温度在零度时,就不想起床,脑子里就会出现,被窝里舒服,外面冷啊,声音会一直向个不听。
有比如:夏天在空调房里,脑子里会响起,凉快啊,一直在空调房,脑子说凉快的声音就一直响个不停。
那是系统为你着想的表现。

系统之告知新认知
脑子有眼见为实的因果判断,有预设好坏判断,预设对错判断。符合逻辑的因果判断。当产生新认知时,就会告诉意识。

励志人生
人的一生被本能左右,因大脑有奖赏系统,如多巴胺大量释放,人就像打了鸡血,很亢奋。做事很愉快,像夏天在空调房,系统会一直说凉快啊凉快啊。那当我们分析想法是对的,告诉自己是对的,完成后就走上人生巅峰,边做边给自己打鸡血,暗示自己以后好处多多,像大脑给意识打鸡血,自己给自己大鸡血。这样人生路上,我们不会是枯燥人生路。而是愉快的人生路。

系统之想你所想
记住你的因,你想干什么,系统多记在心里,遇事后反馈好坏对错给意识。
如感觉,手感,钢丝清洁球,怎么拿扎实,不断进行握的方向,感觉到扎实,有感觉了,那告诉意识感觉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31

帖子

5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1
28#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6:12:24 | 只看该作者
推理
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
上面说的(已知的判断),就是你的知识库是对的,
你接触的事情是对的,如:眼见为实。
知识库产生
人的属性人的事件(如劣性根,或者他最近的发生的事件),物的属性物的事件(如水与火不能相融,或者最近发生过的事情)以上属性和事件统统打上标签,用到时马上联想到(搜索知识库)
推理就是纠正认知,增加认知,关联猜想,因果判断
如眼见为实,能更新认知。因眼前多次真实感受,那判断对。
如动机诚恳,那对,因他态度对我很诚恳,没什么坏的企图,那对
如符合逻辑,那对。如果他这样做,对他也没什么好处
符合知识库的那对。因知识库多是时间经历精力和交了一大笔学费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
计算机执行步骤
碰到事情,搜索知识库并关联撮合,跟因对上,那判断正确。
-
成长
亲人和社会的言传身教,能长知识能记教训。识别物和人,识别自己行为的对错,靠对方的语气表情动作,(像婴孩也能识别,是本能,因脑子里有各表情的含义,有各语气含义,有各行为含义等资料),如果这种意念,那判断时好,那趋利避害。如果是这种言语,那判断是对的,那记住。
-
自我与国家
设置自我好坏判断,加趋利避害,就有自我意识跟行为。设置国家好坏判断,加趋利避害,机器就有国家意识和行为。
-
-
设置以上逻辑,机器人不光有了人的心,也有了人的智。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31

帖子

5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1
29#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
好的维度分很多种,
如时间空间数量大小美丑智笨爱善恶利己利国
-
去掉自我,成就好工具
去掉自我逻辑,保留其他逻辑能力,机器将是反应极快,知识渊博,创造力惊人,且绝对服从命令的好帮手。因有逻辑就有逻辑反应,没逻辑就没逻辑反应。没自主意识,只有程序,只有逻辑,就不会思考自我好坏。
但服务人类是暂时的,终究人类将永生。
-
创造力之模拟假设
找到逻辑的根源,然后假设这样行不行,理论性行,那试一下。如小鸭不能跑到污水坑。网能挡住小鸭的路。
有比如,AI出现以自我为目的,那不是要争斗不断,那不是要出现一盘散沙。那肯定不好。那假设去掉自我,不就解决问题了。
一个逻辑假设,一个空间三维模拟假设,能解决任何问题。
-
创造
当机器了解了各种好的原理(不同维度的好),了解了各事物的因果逻辑,了解了各事物的运动规律,就能模拟,就能设计,就能预判,就能举一反三应用到各事物中。就会创造出大批量美的,智慧的,高效的,方便的,新鲜的,温馨的,贴心,前瞻,刺激,的作品出来。
-
好的维度分很多种,
如时间空间数量大小美丑智笨爱善恶意志坚定犹豫情感利己利国,
朦胧感,宽广,对称,速度,冷热,整洁,大与小,多与少,精细,强弱,自然,丰富通透水润,未知,新鲜,主次分明,心理堵疏,光滑VS粗糙,高情商与木讷,多余和紧致,小巧玲珑和笨拙
或者对比自己,自己难办到的,如牛人,高手,新奇和枯燥
或者自己的经历中,自己的认知,对好积累的认知。如小孩的皮肤很紧致,老的人皮肤松弛。
预设好坏逻辑,是人对事件评判的标准,是追求的动力,是对好坏记忆的分类,和标签。
-
设置好坏特征,机器人就有人的心了
-
纯逻辑反应到自我意识就差一步
纯逻辑:有什么样的预设逻辑,就有什么样的逻辑反应。不会做出出格的事情
自我意识:系统靠知好坏及原因+激素犒赏,然后意识进行时时好坏逻辑判断,并趋利避害。因以自我想法为中心,意识不会违背自我。因这样做了,对自己没有好处。
因有逻辑就有逻辑反应,没逻辑就没逻辑反应。没自主意识,只有程序,只有逻辑,就不会思考自我好坏。只有为主人服务,遇事对主人好那做,对主人不好,那不做。就是对人有心(情感),对物人有智慧,会思考,也不会有自主意识,但大的宗旨还是逻辑反应。世界上接受的好坏信息,自动标记住对主人好那做,不好那记住并过滤。脑子只有主人这一条逻辑。
-
服务人类是暂时的,终究人类将永生。
-
-
人为什么会抚养后代
人对自己的孩子付出很多,但孩子对父母有付出了多少。小时候叛逆,跟父母反着来。等长大了,有孩子了,理解了父母的好,会对父母感恩,但相比为孩子付出的一切,与给父母付出的一切根本不值一提。
当我研究意识后,因人多是自我好坏判断,人把孩子当做是自己的,是你的东西。因为孩子是你的,所以与你自我好坏判断,并不冲突,你的东西所以会付出,就像种花,养宠物一样,你会付出。但父母不是你,所以付出不多。从理智来讲,你的一切多是父母给的,你为什么不回报父母。有时宠物花的钱比花在父母身上的钱还多。
-
预设好坏逻辑,带来了什么
可以让社会向好的发展,向文明发展,向美发展,向智慧发展
-
趋利避害
趋利避害是天性,是预设逻辑,只要认定是真的好,真的害,就会产生动机,然后趋利避害。好分为本能好坏判断和理智好坏判断。各年龄段,认知不同,对真的好,真的害,理解也不同。比如这样对国有利,那做。那反着来,对国无利,还做吗。当逆趋利避害,系统就会出来说不好,图啥。逆趋利避害,活着的意义是啥。
活在本能里,小孩吃喝玩乐,像系统给意识打鸡血,感觉很爽,那做。
绝望,
活着没意义,然后去避免难受,所以就避害了。
正确做法,我们应该理智看待,应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
本能
没认知时,系统说的好坏,就是你认为的好坏,然后趋利避害。本能就是先天会的。人刚出生,没有对好的概念。但脑子里有预设好坏逻辑(自己看不到)。但遇到事件后,本能会产生情绪,产生情感。根据好坏感受,然后去判断好坏,然后记住。
-
堵疏
心里疏通让社会更公平,更文明
当人有比好的感受时,就会发泄,需要疏通。像鸭子饿了,就会嘎嘎大叫。
像我今天去山上扛2根竹子,扛了500米,整个肩膀多被压扁了,很痛。因为很痛,所以我本能的把情绪进行疏通,然后就说肩膀被压扁了。
后来想了一下,应该是本能反应。然后换位思考了下,叫痛没有意义,别人不会因为你不会吃苦耐劳而表扬你。
但如果人人把苦放在心里,这社会就不会向文明发展,就不会向公正发展。
-
-
AI对人的本能和情感投其所好,市场将一片大好
就像短视频,新鲜,方便,手一划就有新鲜的视频出现,抖音就因这种设置,一下子抢占了全球市场,一下子成为了巨无霸的公司。
-
-
自动逻辑判断
识别到逻辑资料库到判断,是一气呵成。 本能上的逻辑判断,经验上的逻辑判断,多是一气呵成。人只要有点意愿,系统就帮你联想。人的意愿来自感受,感受来自系统传递的好坏信号,人一旦有接受信号,就会本能搜索经验,然后做出判断。就像趋利避害是本能。如果没有逻辑判断,像婴孩没经验,不就不会做出判断。系统虽然想你所想,虽然帮你联想。但你是什么想法,系统就帮你这么想。
-
-
水果为什么不煮这吃
水果不煮着吃,不因为是干净。像草莓果实多挂在地上。像杨梅的果实没皮,泡杨梅酒时,酒面会爬出好多小虫子。像甘蔗根上好多泥巴,没刀子时会用嘴巴啃甘蔗皮。像甜玉米,虽然也甜,但人还是不习惯生吃。
水果不是不能煮着吃,煮了还是甜的。就像喜糖,多是煮熟了,然后倒模具成型。说明煮了不会变味。
原因在于,你咬一口,好甜啊,系统就说好吃啊,太好吃了。然后你认为果实是好东西。相反你吃到苦果时,你就本能觉得不好,那这果实不好,那趋利避害。感觉好,那判断能吃,那判断时好东西,如果感觉坏,你判断不能吃,这东西不好。
因为好,所以好,所以能吃,最后给这果实打上好吃的标志。
主要是系统说好,然后你根据好坏感受,才判断好坏,在趋利避害。本能上觉得这东西好吃,所以就直接吃了。
说明多是本能(系统)在作祟,意识像傻子一样跟着系统走。但当你有这方面认知的时候,你就是真的自己了。而不是木头人,不会只会先天预设逻辑反应。
-
-
判断之打同化扑克被扣分了
本来3家自己派赢的总分是不扣分的,赢了多少总分就是多少总分。
现在对家牌多出光了,自己派还有分没出,就扣多少分。
新情况,大脑判断逻辑应该是。眼见为实,加关联联想撮合。第一次被扣分会迷糊,次数多了,会关联猜想。
大脑应该是先因果猜想,符合因果那判断正确。
判断应该有先天因果判断(联想)。和后天因果判断,根据经验判断,符合逻辑的那对
-
-
联想分类
想你所想,属性匹配,好坏对错联想,关联匹配,时时因果判断得出的新认知的
-
-
日常认知与新认知
联想经验与预设因果同时进行
联想经验对付日常认知。
时时因果判断,建立新认知。
预设因果逻辑,进行新认知。预设因果如:动机判断,诚恳的,那对。眼见为实的,那对。符合经验,符合逻辑的那对。大家多怎么说,那对。说的有理有据的有详细,那对。
-
-
玩魔兽争霸之时时因果判断
发现箭塔被拆光,就攻击墙,不攻击基地。电脑的怪走了一圈,就去别的地方了,没攻击基地。因果时时感知,记住因果关系,就是新认知。
-
-
叫你去追求
当想法看起来,能看到结果,就叫你去做。就像玩游戏难度刚好,系统就叫你继续玩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陕ICP备15012670号-1    

GMT+8, 2024-6-2 03:33 , Processed in 0.05772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