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走在了自动化的前沿,但目前这并不影响它继续大举为仓库招兵买马,机器人采购部署并没有导致工作岗位的流失。该公司在寻找新方式让机器人从事原来由人类员工处理的重复性工作的同时,也为那些员工寻找新的角色和工作任务,比如转做机器人操作员。
妮萨·斯科特(Nissa Scott)去年年末开始在新泽西南部巨穴般的亚马逊仓库工作,负责堆叠小垫脚软凳般大小的塑料箱。她说,这不是什么令人兴奋的活动。在超过10个小时的值班中,举起那些通常重达25磅的箱子也非常累人。
而现在,21岁的斯科特看着她的替代者——一个亮黄色的巨型机械臂——接管堆叠塑料箱的任务。
她在亚马逊的新工作任务是同时照看几个机器人,必要的时候排查故障,确保它们能够搬运箱子。在最近的一个下午,机械臂末端的爪子从传送带抓起一个箱子,将它叠放在另一个箱子上面,进而在该机器人周围的木制货盘上形成一列列整齐的箱子。这是亚马逊第一次向媒体记者展示该机械臂——其仓库正在使用的最新一代机器人。
“对我来说,这是我们在这里最具挑战性的一项工作,”斯科特如是谈到她的新职责,“它不是重复性的工作。”
也许,没有一家公司比亚马逊更能体现围绕自动化的种种焦虑和希望。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内的许多人都怪责该公司吸引人们上网购物,摧毁传统零售业岗位。与此同时,该公司令人膛目结舌的增长让它变成了一个招聘机器:需要源源不断的入门级仓库工人来满足顾客的订单。
亚马逊全球员工规模为微软的3倍,为Facebook的18倍。上周,亚马逊称它将在北美地区另设一个总部,拟最多招聘5万个新岗位。
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的是,亚马逊还走在了自动化的前沿:不断地寻找新途径来让机器人去从事原来由员工处理的工作。2014年,该公司利用最初由Kiva Systems开发的机器,开始在它的仓储中心部署机器人。Kiva Systems是亚马逊两年前斥资7.75亿美元买下的公司,后被更名为“亚马逊机器人品牌”。亚马逊目前在全球各地部署了超过10万台机器人,并计划进一步扩大部署规模。
那些机器人让仓库工作变得没那么单调乏味,也没那么费力。与此同时,它们也带来了那种让顾客早餐以后下单购买牙线晚饭前就能到货的效率提升。
“要是没有这种自动化技术,亚马逊肯定无法达到现在的运营成本,也无法帮助顾客节省购物成本。”未来主义者、《机器人崛起》(Rise of the Robots)作者马丁·福特(MartinFord)指出,“也许,我们无法获得两日送达的服务。”
中国机器人高端智能装备产业网了解,在亚马逊部署那些机器人的时候,有的之前堆叠塑料箱的人员,比如斯科特,参加公司的课程,成为了机器人操作员。很多其他的员工转移到接收站,在那里他们手动将大箱的商品整理到塑料箱。克拉克说道,在机器人部署期间,没有任何一个员工被裁掉,亚马逊为那些岗位被替代的员工找到了新的角色。
欢迎光临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爱好者论坛 (http://www.robot-ai.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