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jing 发表于 2017-9-17 12:34:53

探寻我国“智能制造”出路 开启智能未来

一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产业剧变正在席卷全球。3D打印、工业机器人、物联网、(服)务联网、智能工厂接踵而来;各主要工业国纷纷投身这场创意的盛会,面对这一形势,中国政府也吹响了中国工业的迎战集结号-中国广州智能装备暨机器人博览会。http://image.uc.cn/o/wemedia/s/2017/85de1e91cf8cb0cab9d6369d39da469bx641x222x36.jpeg;,3,jpegx;3,700x.jpg在此前后,围绕着中国工业升级,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比如,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工业竞争力究竟如何?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种差异?又应该如何认识今天中国工业体系中巨大的存量?要想做好中国工业升级的这篇大文章,上述问题都是不容回避的。我国工业的这次转型升级不仅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也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我们以往的历次转型尝试。与西方相比,中国的工业升级是“工业3.0”、“工业4.0”、乃至部分行业的“工业2.0”同步进行,这种复杂性是中国工业升级区别于发达国家的本质特征。与此同时,面向智能制造的产业升级不再是某项单一技术、甚至某个产业的升级,而是以新的运行方式和更紧密的产业互动重塑整个工业体系。因此,这次转型升级不再只是引进几条生产线、或是新一代产品设计这么简单;它对于从系统层次把握工业全局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根本变化要求我们改变工业与技术政策的惯性思维。http://image.uc.cn/o/wemedia/s/2017/33765db8c9e12c0d2c8f9713b52801f6x619x313x35.jpeg;,3,jpegx;3,700x.jpg      1、“跟随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中国工业升级的需要《中国制造2025》将中国制造当前的主要问题概括为“大而不强”。什么是“强”?我们如何定义“强”?《中国制造2025》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世界先进水平”。在明确了“强”的标准之后,才有了“由大变强”的一系列任务清单,如确定若干制造业主要指标、瞄准十大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等等。对于中国这样的后进国家来说,将先进国家的已有技术(“西方先进水平”)作为早期的追赶目标几乎是必由之路。这种追踪模仿对追赶者学习和掌握技术知识非常重要,并往往扮演着“敲门砖”的角色。但是,“落后”和“差距”的刺激也容易使追赶者走向极端:将西方发达国家现有的产业门类(分工)和技术性能作为唯一的发展方向甚至“固定靶”,并因此将“缩小(产能与技术)差距”视为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努力方向,最终形成了工业与技术政策上的“跟随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选择了一条先行建设生产能力(初期以进口生产线为主,随后外资企业渐成主力,但高端机电设备进口有增无减)、事后弥补技术短板的产业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引进消化吸收”、特别是“(关键)零部件国产化”被视为弥补技术短板、缩小技术差距的中心环节:沿着通过引进技术建成的产业链,识别出那些限制中国企业获得更高附加值的“核心技术”然后由各部委分别支持对这些技术的“攻关(国产化)”。这些攻关努力取得了许多成就,使中国工业在许多核心技术“点”上实现了突破,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产化(攻关)”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引进技术保持长期成熟稳定——即产品/系统结构不会在短期内发生颠覆性变化。然而,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控制和计算机辅助技术在传统工业中的“领地”不断扩张,一些传统产业甚至在新技术推动下发展出全新的技术轨道。http://image.uc.cn/o/wemedia/s/2017/df4cd29f09e72284455b61b1c26a683cx497x230x13.jpeg;,3,jpegx;3,700x.jpg这些变化要么使得新兴技术与产品的“国产化”还没完成,引进技术就已经过时了;要么使中国工业在旧的技术轨道上积累的核心技术一夜报废。这些都使“引进--落后--再引进”逐渐“常态化”;而当我们打算事后弥补核心技术短板的时候,却发现高端产业、核心技术领域的门槛越来越高,攻克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历史欠账的积累,中国那些采取“跟随模式”的行业不得不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层,并“自觉”隔离于产业核心技术和底层关键技术之外: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上快烂、暴生暴死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信息安全问题而备受关注的IT工业更是其中的典型。总之,中国要在智能制造的竞争中获得主动,就必须从根本上摒弃“跟随模式”。      2、“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以战略性思维替代“跟随模式”当“跟随模式”走进死胡同,中国又该如何面对智能制造的系统竞争?中国政府又应该以何种思维方式指导工业与技术政策?我们的答案是:以战略性思维替代“跟随模式”。战略性思维的要害在于打破对竞争对手优势的迷信,转而从赢得未来竞争的高度出发,最大程度地挖掘内在优势、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和建设自己的独特性,从而在竞争中“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甚至“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正是因为采取了这种战略性思维,日本企业才没有被二战后美国企业巨大的技术优势吓倒,而是从自身国情出发、积极另辟蹊径,最终在消费电子和汽车(如丰田)等领域成功取代了美国。这种立足自身、面向未来、自主发展优势的战略性思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竞争中弱势一方的“逆袭”,而且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发达国家产业技术优势的延续与变迁。其中的关键是对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有一个基本构想: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利用好新中国六十多年的工业积累和自主创新战略十年来的大批重大技术成果,在技术密集度、资本密集度和劳动密集度之间寻找一个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结合点。选择好这个结合点,走出中国自己的智能制造发展道路,是制造强国顶层设计的核心问题。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层次丰富的国民工业体系以及强大的投资(动员)能力,所有这些在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的国家优势,加上一大批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使中国完全有资格对未来制造业给出一个自己的定义,也完全有资本对中国版智能制造进行顶层设计。      3、以战略性思维构建中国工业的升级图景通过以上讨论不难看出,中国版智能制造存在逻辑上的可能性。但要把这些可能性变成实在的竞争力,还有很多工作摆在我们面前。现在,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地为产业升级设计制度框架。作为技术上的后来者,中国更需要全方位的努力。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到底有多重要?近年来,中央政府在简政放权方面下了大决心、大力气,不少曾经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还给了市场。但是,“看不见的手”也绝不是万能的:今天亟待解决的核心技术短板,在过去二十多年间并未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而自动“倒逼”,反而有日趋严重之势。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钻研技术的企业往往无法掌控市场化进程的方向,它们往往被两种力量“夹在中间”:一边是技术与财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占领高端,另一边则是大批企业在低端市场价格鏖战。面对这种情况,更需要中国政府积极的政策手段,深入细致的把握发展中国智能制造的战略起点。在智能制造体系逐渐成形之际,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业家底,才有可能准确把握自己的优势,并以此作为产业升级的战略起点和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从而最终实现智能制造的自主可控与独特优势。互联网也好、移动计算也罢,都一定是传统产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客体,而绝不可能反客为主地变成产业升级的主导力量。换言之,智能制造的主导模式一定是“工业 互联网”,而非“互联网 工业”。面对一场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剧变,中国工业站在十字路口上,前方的道路既有可能是重蹈“引进--落后--再引进”的老路,也有可能走出全新的中国版智能制造的道路。我们应该毫无疑问地选择后者。这一选择需要从“跟随模式”的死胡同中走出来,以战略性思维重塑工业与技术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最终目标。如果能够实现这一转变,并辅以全方位的长期政策投入,当前的这场产业剧变就有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并成为中国版智能制造的历史起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寻我国“智能制造”出路 开启智能未来